行業(yè)新聞
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反應慢您是否還在發(fā)愁?
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慢限制了一些動態(tài)游戲中的應用。而這一弊病許多液晶顯示器廠家,都拿出了自已的解決方案。
響應時間是液晶顯示器各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,即像素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所需要的時間,常說的25ms、16ms就是指的這個響應時間,響應時間越短則使用者在看動態(tài)畫面時越不會有尾影拖曳的感覺。一般將黑白響應時間分為兩個部分:上升時間(Rise time)和下降時間(Fall time),而表示時以兩者之和為準。
傳統(tǒng)CRT顯示器響應時間僅為1~3ms。所以,響應時間在CRT顯示器中一般不會被人們提及。而由于液晶顯示器是利用液晶分子扭轉控制光的通斷,而液晶分子的扭轉需要一個過程,所以LCD顯示器的響應時間要明顯長于CRT。
目前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發(fā)展經(jīng)過早期的40ms,25ms,16ms,8ms到目前常見的5ms響應時間,應該說有了長足的進步。其中使用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1、增加驅動電壓法:液晶分子的轉動速度和電壓有關系,電壓越高,分子轉動速度就越快。
2、減小液晶粘稠程度法:液晶越粘稠,驅動起來就越費力,這和人多心不齊是一個道理。如果把液晶稀釋一下,驅動就比較容易了,響應時間自然能有所提升。
3、改變液晶分子初始狀態(tài)法:這種方法其實就是讓液晶分子處于一種不穩(wěn)定的狀態(tài),一旦有“風吹草動”就立即作出反應,用以增加響應時間。